“没想到能从鬼门关走回来,这药真是救了我。”出院时,患者难掩激动。
9月14日,央视新闻发布消息:我国首位接受艾米迈托赛注射液(国内首款干细胞药物)输注的患者,仅用一个月时间就转危为安、顺利出院,可谓上演了一场“生命奇迹”。
从今年1月获批上市,到6月开出首张处方,再到如今患者成功出院,国产首款干细胞药正以惊人的“中国速度”和过硬的“中国质量”,向所有翘首以盼的患者传递出清晰有力的信号:干细胞已成为生命的新希望!
一针干细胞,从“命悬一线”到“顺利出院”
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常被医学界视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“头号杀手”。临床数据显示,约50%的患者接受移植后会出现此并发症。对于激素干预无效的重症患者而言,6个月的生存率远不足20%。
今年6月初,前述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,连续多日出现严重腹泻、消化道出血等症状。在尝试激素、免疫抑制等多种手段后,病情仍持续恶化,生命体征一度濒临衰竭。
“这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”,该患者的主治医生回忆道,当时其肠道黏膜严重受损,营养吸收完全中断,国内外药物已轮番使用,但效果均不理想。
危急时刻,黄晓军院士团队在综合评估后,果断开出了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处方。神奇的是,用药仅一周,患者的腹泻次数竟从每日十余次降至两次;两周左右就已恢复正常进食;一个月后康复出院,后续仅需定复查即可。
“之所以拥有如此魔力,正是因为干细胞既能抑制过度活跃的免疫细胞,又能修复受损人体组织,从根源上阻断病程恶化。”央视新闻如此评价:“该药成功上市,不仅为激素干预无效的患者带来新希望,更填补了国内在该病干预领域的空白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该药研发企业携手阿里健康,借助平台精准推送,仅用三个月药品的配送范围就已覆盖全国超半数省份。“目前已有20多个移植中心开始使用这款药,受益的患者已超百人,而美国同款药物的使用者仅有9人。”阿里健康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。
不少见证这一医学进展的网友感慨道:“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突破,更是一场生命的重塑!”
国产技术突围,价格暴跌98%
随着首位患者康复出院的消息引发关注,美国同类成果Ryoncil也再度冲上热搜。令人咋舌的是,两款药物上市时间仅相隔15天,价格却差了15倍不止……
“Ryoncil需139万元一针,艾米迈托赛是1.98万元一针。”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莫晓冬在采访时表示,干细胞从研发到应用的多个环节均需投入巨额资金,而长期高昂的成本压力,正是其定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。
值得庆幸的是,此次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借助了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3D微载体干细胞培养技术,解决了传统细胞制备人工成本高的问题,使得其门槛较美国同类药物Ryoncil下探98.6%。
事实上,通过技术工艺优化推动干细胞成本下探已有诸多先例。去年7月,华东师大刘明耀团队研发现货型CAR-T细胞成果,门槛由120万大幅下探至10万;今年3月,海南干细胞大会宣布,膝骨关节炎的干细胞疗法定价已由8万降至3.6万;而在更早之前,曾高达60万/针的干细胞“缓老针”亦迭代出3.2万/瓶的口服成果“赛.偌.瑞stemax”。
据业内透露,该口服干细胞中所含的Revistem因子经《Cell》验证,可精准作用于人体内“休眠”的干细胞,焕发细胞活力,从而改善身体机能。或因其过硬的科研实力,自2020年上线京JD东平台以来,“赛.偌.瑞stemax”便赢得了国内超百万高净值用户的青睐。
一位河北富豪坦言:“以为只是心理作用,没想到精力确实有了实质性提升,老婆也夸我看起来比同龄人显小、精神。”
然而,若要令尖端技术真正惠及于民,如何让患者既“用得起”更“用得放心”亦是绕不开的命题。今年7月,阿里健康再次发力,推出了一项全新的用药保障服务——若患者使用艾米迈托赛后病情未见好转,可获得最高5万元赔偿。
至此,国产干细胞首药的突破已让《人民日报》的愿景照进现实: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,是让更多人平等享受生命的馈赠。
预计至2035年,干细胞的普及率将超过85%
从医院开出首张处方、阿里健康助力艾米迈托赛商业化,再到首位患者康复出院,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三则新闻,却在2025年干细胞产业化进程中汇聚成势。
基于当前的研究进展与技术趋势的大胆预测,业内专家表示,到2035年,干细胞疗法的普及程度极有可能突破85%大关。
正如CCTV10科教频道所展望的那样:未来,传统药物或许不再是治愈疾病的唯一选择——在医生开具处方后,患者只需前往指定的细胞公司购买相应成果即可完成治疗。
声明:发布该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责任编辑:李 震
金宝盆配资,手机配资炒股网,股票配资平台点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