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搜狐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李麻花
《1》
最近后台私信都快被“无焙火岩茶”相关问题淹没了。
前几天就有位老茶友发来消息:“我跟风买了无焙火岩茶,喝着感觉和以前喝的岩茶不太一样,是不是被坑了?”
紧接着,又有好几条消息涌入,都在询问无焙火岩茶到底好不好。
其实,无焙火岩茶这阵风,刮得茶圈有些“热闹”。
不少商家打着“创新”“保留原始风味”的旗号售卖,价格还参差不齐。
很多新手茶客被这股新鲜劲吸引,一头扎进去,却发现喝起来和宣传的大相径庭,口感生涩,香气也很寡淡。
展开剩余88%在岩茶的传统工艺里,焙火可是灵魂所在。
它能把毛茶里的青涩、杂味统统赶走,还能让茶香凝聚,茶汤醇厚。
而无焙火的岩茶,就像没被雕琢过的璞玉,虽然看着新鲜,却少了那份岁月沉淀的韵味。
《2》
严格从制茶工艺来讲,没经过焙火的岩茶,只能算半成品。
对武夷岩茶而言,无焙火,不岩茶。
少了这道关键工序,根本喝不出岩茶该有的风骨与韵味。
但总有部分茶农或商家,把这些未焙火的半成品推向市场,还美其名曰“清香型岩茶”,不少新手就这样被误导了。
实际上,所谓“清香型岩茶”,本质上是经过“走水焙”的茶叶。
这类茶仅完成了采摘、摊晾、摇青、揉捻和走水焙工序,便急于上市销售。
那么,“走水焙”究竟是什么?
它是毛茶拣剔后的一道工序,通过将茶叶放入烤箱烘烤,达到去除水汽、杂味,让香气更清晰、滋味转熟的目的。
由于毛茶在拣剔过程中会重新吸附杂味,且易吸收空气中的水汽导致返青,因此走水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。
多数茶农会用烤箱进行走水焙,有时需重复两次,直至青气与涩感完全去除。
也有少数顶级茶叶会采用炭火走水焙,但因成本高、效率低,并不常见。
即便用炭火,经过走水焙的茶叶仍属于半成品。
走水焙的意义,如同炒菜前的热锅,是为后续的焙火精制做准备,并未完成岩茶的全部制作。
然而,因工艺简单、耗时短,走水茶往往比轻火茶更早上市。
部分商家为抢占市场先机,便将这种半成品直接包装销售,实则违背了岩茶的传统工艺标准。
《3》
要知道,没经历高温焙火,或是焙火不到位、没“吃”进火的岩茶。
就像没炒熟的菜,带着股青涩、生硬的怪味,完全不具备岩茶“香清甘活”的风采。
武夷岩茶的香气,讲究清而悠远、锐而浓长。
没经过焙火的茶,茶香还没成熟,不仅偏清浅,还存在香不落水的问题。
香气浮在表面,飘得浮躁,和茶汤完全脱节。
只有经过炭火的淬炼,优质岩茶的香气才能与汤感深度融合,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。
有人可能会说:“不焙火的茶闻着挺香的,为什么不能喝?”
其实,这种香看着高扬,却没灵魂。
它轻飘飘、虚浮浮的,看似浓郁,实则空洞,根本撑不起岩茶该有的底蕴。
只有焙火,才能让茶香沉进水里,实现“香水交融”。
说到底,不焙火的岩茶,既喝不到焙火后独有的销魂汤感与层次香气,口感上也差了一大截,甚至还可能因未完全转化的物质导致上火。
花这份钱去尝鲜,实在没必要。
走水茶,香气来得快去得也快,远不如选择焙火程度偏低的轻火、中轻火岩茶来得实在。
这些低火功岩茶因火功不高,芳香物质得以充分保留,单论香气表现,丝毫不输走水茶。
像轻火的黄观音,兰花香清锐高扬;轻火的奇兰,馥郁花香能绕杯不散。
任意一款,都堪称香气中的“绝代芳华”,足以让人记住三日不绝。
《4》
由于没有焙火,岩茶也没法长期保存。
那些没经过焙火的走水茶,本质上还是处于属于半成品状态。
走水茶的品质不稳定,容易返青变味,尤其装入泡袋销售时,这种方式更不利于它的长期保存。
普通茶友要是买了这种茶,后续怎么存放会让人犯愁。
焙火的核心作用,说白了就是通过高温让茶叶里多余的水汽蒸发掉,同时还能推动茶叶内部的物质发生转化。
经过焙火后,岩茶的干度会大大提高,条索也会变得更紧结,这样一来,茶叶的稳定性就强多了,不容易受潮,自然也就更耐储存。
再看那些没经过焙火的茶,因为含水量比较高,根本没办法长时间保存。
一般放个三两个月,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味。
原本高扬的香气会慢慢消散,品种特有的花果香会变得寡淡,干茶闻起来甚至可能会有股闷味,完全没了刚做出来时的鲜活感。
就算初制工艺再好,走水茶的香气再出众,品种特征再鲜明,只要少了焙火这一步,这些优点都没法长久保留。
水汽没彻底收干,茶叶内部的物质就容易在存放过程中发生劣变,原本清爽的口感会慢慢变得滞涩,失去岩茶该有的灵动和韵味。
说到底,不焙火的岩茶,就像未完成塑形的物件。
既锁不住风味,也扛不住时间的考验,自然成不了能久存的好茶。
焙火,更是对岩茶发展香气、固定品质的关键。
岩茶独有的火功香,正是在焙火中诞生的。
高温作用下,茶叶内部的植物蛋白逐渐转化,生出焦糖香、烤坚果香、烤瓜子香等一系列迷人风味。
让香气从生涩的“青草气”蜕变为温润的“成熟香”,层次越发丰富。
《5》
说到底,不焙火的岩茶终究是未完成的半成品,既没有岩茶该有的风骨,也经不住时间的考验。
它的香气浮于表面、转瞬即逝,汤感生涩寡淡,还容易带来肠胃负担,实在算不上值得尝试的选择。
而经过焙火的岩茶,无论是轻火的鲜灵、中火的醇厚,都在炭火的淬炼中完成了蜕变。
香气落水、汤感温润,有焙火赋予的沉稳,还能长久保存,慢慢品味风味的流转。
无焙火,不岩茶。
真正的岩茶魅力,从来都藏在那恰到好处的火功里,这才是值得我们细细品鉴、用心感受的茶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金宝盆配资,手机配资炒股网,股票配资平台点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